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物流运输成本,建立物流保通保畅长效机制,推进交通物流保障体系制度化、规范化,完善交通物流运行监测管理,建立反应迅速、运行可靠的应急机制,将是一个需要花时间花心思研究的长期课题。


  近日,货运行业再次传来好消息,根据国务院第189次常务会议部署,今年第四季度,收费公路货车通行费减免10%。消息一出,立即在行业内引发热议。有货车司机算了一笔账,按照3700公里左右的运输距离算,一辆载重40余吨的货车一个月跑两趟,每月可以较此前省下约1100元的固定支出。

  今年以来,我国围绕确保交通网络畅通和重点物资运输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,此次出台的货车通行费减免10%政策,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、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。从政策的直接效果来看,这无疑是为运输成本整体偏高、经营压力较大、利润不断被压缩的国内物流运输业减负降压、雪中送碳。一段时间以来,受新冠肺炎疫情、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,一些货车司机因为赚不到钱,选择停运甚至转行,在生鲜农产品运输领域也出现过一车难觅的情况。对这些正处于盈亏平衡点的货车车主而言,这次通行费“打折”或许就是一次让货车重新在交通干线上跑起来的契机。

  从政策的长远和宏观效果来看,这不仅仅是为物流业减负,更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赋能。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的命脉,一环通则全盘活。疫情之下,保持物流运输的畅通与活力显得尤为重要。货车司机动起来,路上的货车多起来,经济循环的血管就更畅通,各地的工业品也好、农产品也罢,就可以更便捷地运向更广阔的消费市场,进一步促进产销的再循环。

  具体到三农领域,带来的利好同样巨大。农产品流通环节一头连着农民,一头连着消费者,物流运输成本的降低,给了农产品、特别是偏远山区特色农产品更多走出大山、走向市场的机会,对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、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来说意义重大。毕竟,我国幅员辽阔,农产品因产地及自然资源条件不同,也会出现品种、口感等的差异,但消费者的需求却无地域限制,物流上少花些钱、更畅通些,那些“养在深闺”的农产品就有更多被看到、被品尝的可能性。更何况,很多货车司机本身就是来自农村,也是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,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时可以增强对货车司机群体的关注与服务,多考虑“卡友”们的利益,他们的就业和收入稳定了,对于农民增收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也有积极助益。

  眼下正值秋收秋管秋种的关键时节。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,在经历了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等重重考验后,今年的收获季来得格外珍贵,确保秋粮颗粒归仓、丰收到手也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与分量。而在秋粮丰收图景中,物流运输环节看似不起眼,却关系到农机能否按时到场、粮食能否顺利入市入库。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区、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,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种与收,该入库的入库、该入市的入市,从产区到销区再到消费者手中,物流保障同样重要。为此,要提高对保物流、保货运的重视,要给农业生产多开绿灯,让农业收割机械能顺利上路、跨区服务、下田作业,让农资产品及时到田、不误农时。

  不管是在三农领域还是工业领域,减免通行费都只是第一步,落地效果如何还要看后续的具体工作怎样做。比如,如何避免运费随通行费一同下调,让这10%的“折扣”真正落到货车司机的口袋里?这既需要做好政策解释说明工作,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。值得欣慰的是,9月底,交通运输部门约谈了4家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,强调保持运输价格的相对稳定,确保货车司机享受通行费减免的政策红利。再比如,减免通行费期间,某一路段出现货车流量变大、收费站短时间车流量集中,出现拥堵缓行怎么办?这些都要提前研判做好预案,保证路网畅通。此外,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解释,这次减免是在继续执行现有各类通行费减免优惠政策基础上进行的。而依照目前的生鲜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,一些小而特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不在生鲜农产品品种目录之列,如何将相关优惠政策打包、打通使用,最大限度地惠农利民,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近期全国多地疫情反弹,更要注意统筹疫情防控与物流运输工作,防止“层层加码”“一刀切”,时时警惕过度通行管控问题卷土重来。

  当然,交通运输保障是一个综合性话题,并非仅靠减免流通费用就能一劳永逸。此次通行费减免政策将会持续到12月31日,通行费恢复正常后,如何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物流运输成本,建立物流保通保畅长效机制,推进交通物流保障体系制度化、规范化,完善交通物流运行监测管理,建立反应迅速、运行可靠的应急机制,将是一个需要花时间花心思研究的长期课题。